展示新成就 谱写新篇章 省级重点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成果展揭幕
发布日期:2011-07-03 点击量:躬耕北疆育桃李,满园芳菲谱华章。为总结专业建设的经验,强化专业建设特色,展示专业建设成果,7月2日,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中文系在人文楼二楼大厅举办了题为“足迹”的“省级重点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成果展”。
该展览分为“综述编”、“积淀篇”、“感动篇”、“践行篇”、“弘扬篇”、“辉煌篇”、“服务篇”和“反响篇”八个部分,重点展示了汉语言文学近五年来省级重点专业的建设成果,总结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经验,充分彰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吸引了广大师生驻足观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为专业建设历程感到骄傲,为晋升省级重点专业以来所取得的建设成果欣鼓舞,更为专业发展更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365体育直播汉语言文学专业始建于1958年,培养出了黑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省政府主任督学、国家督学孟凡杰,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牧童,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霍益萍;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十大标兵、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第三届地球奖、全国100名优秀基层领导干部之一,并受到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的原齐齐哈尔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树清,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省级教学骨干关世福、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知名节目主持人郑丽等一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中成长出市长、博导、特级教师、国内外知名学者、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等,他们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赢得了社会的嘉誉。
近五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秉承传统专业优良传统和办学优势的基础上,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现有教研室6个,开出专业课程78门,其中专业基础必修课14门,专业方向选修课33门;拥有校级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1个,齐齐哈尔市语言文学学会以该专业为载体开展活动,在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取得了喜人佳绩,实现了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
近五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人品与学识并重、智商与情商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原则,彰显“人文敦品,实践强能”的专业特色,实现了“十项新突破”:
一是专业建设上台阶, 2006年由校级重点专业升级为省级重点专业行列;
二是师资队伍上水平,五年来,教师队伍中实现“博士教师”零的突破,博士学历教师达到8人;硕士教师由3人发展到17人。现有专业教师3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讲师20人。高级职称占总人数的44%,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是人才培养上质量,2008年实现了一表招生;2010级新生中组建“英才试验班”,实施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五年来,累计培养学生1200余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和“六二八”质量工程,强化学生专业素质,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就业率达95%;2006-2010届毕业生中,涌现出了“校园十杰”大学生广姜俊(现为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等一批优秀学子,有94人考取硕士研究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好,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有一定名气。
四是助力学科建设上层次,支持“文艺学硕士点”成功申办并招生,实现人才培养层次的新提升;
五是专业实力日益增强,服务面向有了新舞台,先后两次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国家招收中央公务员笔试阅卷任务,赢得各方赞誉;
六是专业能力日益提升,服务领域有了新拓展。成功承办“国培计划”培训班,圆满完成了教育部首批农村骨干教师“国培计划”培训任务,充分发挥“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2011年4月13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第四版)刊发了365体育直播“国培计划”首席专家、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中文系主任赵忠山教授4000余字的署名文章:《“国培计划”振兴边远农村教育》。
七是专业基础日益坚实,专业发展有了新支撑。建成专业建设网络平台,开全校先河。编辑出版《齐齐哈尔大学中文系辉煌五十年风采录》,创各系范例。现当代文学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写作学课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文艺理论被评为校级优秀课,外国文学、古代汉语和语文教学法等课程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课;
八是科研教研取得丰硕成果,专业建设有了新业绩。近五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获得教学与科研奖励30余项,其中省级优秀教学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承担省级以上科研、教学项目39项,其中省级24项,市级2项,校级13项;出版了专著5部,教材10部,其中有3项获省级以上奖励;撰写发表了教研、科研论文130余篇。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20余次,承办参与国家、省、市级文学艺术大赛200多人次。
九是专业建设成果惠及地方,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了新进展。汉语言文学专业依托教育资源优势,服务于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承担了本地高校与地方教育机构教师、企事业单位员工、机关公务人员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及业务、技能培训工作和规范地方公共场所用语等工作,先后开展了鹤文化研究、卜奎流人文化研究、鹤城地税文化研究等工作,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提高城市文化品味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地方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美誉;
十是专业建设成果赢得了媒体关注,专业发展塑造了新形象。《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齐齐哈尔日报》、齐齐哈尔市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成效给予热忱报道,产生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